08-09
2022
于 涛:系统集成,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只有探索更加灵活的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管理体制,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才能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 推进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是全球经济发展繁荣的出路所在。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扩大开放的步伐非
08-09
2022
张向阳:以乡村善治助力乡村振兴
“小村规”撬动“大治理”,“小积分”成为“大账本”,越来越多的好经验好做法以适宜的方式在各地“生根发芽”,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之中,乡村治理面临着许多需要破解
08-09
2022
李 晨:融合发展开新局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影响力不断增强,东南亚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得以恢复发展,华文文学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增强,亦促使其发展出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学样貌。 经过几代作家不懈努力,东南亚华文文学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与资本,呈现出&ldquo
08-09
2022
伏特:“适老化”改造让科技更好服务老年人
近日,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系统会判断老人家中有事并及时向居委会预警。小小的举措得到网友们的点赞。“0.01立方米的呵护”既温暖了老年人,也给科技如何服务老年人群体这一课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自动
08-09
2022
胡永秋、杨光宇:乘势而上,扬帆再出发
我们在攻坚克难中奏响了实干兴邦的时代强音,凝聚起“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信心和底气 保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干劲,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以“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的苦干实干将工作向
08-09
2022
文 武: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
科技自立自强要解决从无到有、从大到强的问题,专注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能为科技自立自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笔者最近在安徽合肥采访时发现,当地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世界最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等一批重大基础性、原创性成果,大科学装置释放的原始创新动力源源
08-09
2022
吴建平:加快发展网络信息技术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仅是我国卫生健康领域的一场战役,也是科学技术领域的一次大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无论是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还是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都是对科学
08-09
2022
常 钦: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这一重要指示再次表明,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保障粮食安全必须落实
08-09
2022
怀进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科技力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08-09
2022
夏文斌 蓝庆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作为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