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2022
线下线上相结合,乡村文艺焕发新光彩
在广袤乡村,面对面的演出依然很有市场。乡村的文化能人们,正将传统的文艺形式与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结合,并灵活使用新媒体技术,让乡村文艺焕发出新的光彩。在他们的努力下,乡亲们聚在一起,共同感受新时代文艺作品的魅力,汇聚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 舞台搭在田间地头,文艺演
08-06
2022
文化自信,精神力量更昂扬
传统非遗借助短视频“圈粉”年轻一代;《长津湖》《觉醒年代》等主旋律影视作品引发全民共情;博物馆、大剧院里过周末成为生活风尚……过去一年,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
08-06
2022
文化更深,创意更活
优秀的文创产品,不要抄袭、不要守旧、不要封闭,要能够传达出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造性,对内凝聚文化自信,对外展现文化形象 近几年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成为文创圈的“爆款”,基于这一画作的日常文创用品开发、主题展览、创意演出等,屡屡引发热评
08-06
2022
咬清中国字 唱好中国歌
中国民族声乐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成熟,涌现出许多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家。面向未来,中国民族声乐如何发展得更好?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坚持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咬清中国字,唱好中国歌,讲好中国故事。 民族声乐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大地的中国故事,依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
08-06
2022
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2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创造了伟大的北京冬奥精神,不仅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下简称“两个奥运”)奏响了团结、友谊、进步的乐章,架起了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弘
08-06
2022
古诗词中的初夏色彩
农历四月,正是初夏时节。暮春一过,满眼的绿色占满山坡。绿得耀眼,绿得光鲜,绿得可爱,连空气中也透着一片绿色。放眼望去,漫山遍野苍翠欲滴,把山峦坡脊遮掩得严严实实,看不到岩石和泥土。微风吹过,如一片荡漾着绿色波浪的海。 如果说暮春尚有花事占领树梢的话,那么初夏就是绿
08-06
2022
申遗视野中的东方茶园
茶,与咖啡和葡萄酒一起,被称为当今世界最受欢迎的3大饮品,都有着传奇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厚的文化意义,也以各自独特的品质,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潜移默化又无比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又在地球表面留下了千姿百态的茶园景观。 1999年,法国圣艾米隆葡萄园列入世
08-06
2022
司马光家风:以俭为美(家风家训)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周公的《诫伯约书》、三国诸葛亮的《诫子书》,到北宋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清代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历代家训中体现的核心思想之一即“俭”。对节俭的崇尚,首推司马光家族,其祖孙三代皆以俭为美,并将节俭作为家风世代传承。
08-06
2022
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继续上升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京发布《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报告显示,海外受访民众对中国整体形象的好感度继续上升,中国在参与全球治理各领域的表现获得更高认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等中国理念和主张在海外的认知度提升明显。
08-06
2022
青海玉树:打造江源文化高地 助力文化旅游发展
9月15日,青海省玉树州《玉树文化宝典》《玉树旅游攻略大全》图书启动仪式在青海西宁举行。以书为友,以书为媒,让我们了解玉树、走进玉树,把玉树作为不容错过的出行目的地,领略玉树文化的独特神韵,推广玉树文化旅游品牌。 新书《玉树文化宝典》囊括玉树地区的历史、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