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3日,《中国西部开发志》编纂工作的启动仪式与研讨培训会在北京广西大厦隆重召开。正值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的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一周年之际,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毅然担起历史重任,正式开启了我国首部全面记录西部大开发历史的权威志书编纂工程。这场盛会吸引了来自国家部委、学术界的翘楚以及西部省区驻京办的代表们,他们汇聚一堂,为这一文化巨著的诞生共商良策,群策群力,绘就西部开发的新篇章。
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会长赵霖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编纂《中国西部开发志》是时代赋予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责无旁贷的重任,更是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成立20周年、东西部协作15周年的献礼工程。通过记录西部开发历史的方式,呈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六个必须坚持”重大要求的生动实践。《中国西部开发志》的编纂将以史为鉴;以志为纲;以实为要;以合为力;其核心目标在于系统的梳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历程、实践成果以及时代价值,从而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部地区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为长期扎根西部、服务西部的专业机构,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 20 年来始终致力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编纂这部志书是其履行责任、服务社会的关键举措,也是对西部大开发实践与历史研究的有力推动。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有义务记录西部大开发的历程,为后世留下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最后,赵霖会长强调,西部大开发是一部改天换地的奋斗史诗,而展望未来,《中国西部开发志》将是一座昭示前行的精神丰碑。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将以志书编纂为契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的殷殷嘱托,为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做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二级巡视员杨军仕对编纂方案进行了详细部署。据其介绍,全志将围绕 “战略演进”“经济振兴”“生态治理”“文化传承”“民生改善”“区域协作” 六大核心板块展开,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资料采集、编纂与审定工作。编纂团队将采用 “央地联动” 模式,联合西部 12 省(区、市)的地方志机构,建立协同合作机制,确保志书在宏观视野的指引下,充分展现地方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郜亮亮在主题演讲中系统梳理了西部开发的历史脉络,揭示了西部大开发从 “输血式扶持” 到 “造血式创新” 的深刻转变,为编纂工作筑牢了坚实学术基础。他还提出,编纂工作需重点关注战略定力与创新、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物质积累与精神传承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并从历史、学术、实践三个维度构建价值体系。过去二十年,西部大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的背后,是党中央的高瞻远瞩,是西部人民的不懈奋斗,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生动实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西部开发司司长秦玉才在总结发言中宣布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他强调,这部志书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未来的启示录。他呼吁编纂团队秉持 “存真求实、经世致用” 的原则,以严谨的态度打造一部兼具史料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传世之作。
据悉,《中国西部开发志》编纂委员会将联合高校智库、地方史志机构及政策研究部门,组建超专家团队,预计 2026 年完成首批出版任务。该志书的编纂将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历史参照,同时为全球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这部凝聚时代智慧的西部开发志,必将成为展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智慧的重要载体,生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发起牵头的编委会将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共同书写这部新时代的 “山河史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强大力量。